身在职场是会存在几种情况的人,要么就是那种不甘现状,永远要让自己做到最强大的;要么就是那种不甘于现状却又因为自己某方面的欠缺而不去学习;要么就是甘于现状的,有这个能力去学,却懒的去学。那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中间那一类型的,一起来看下。
公司上市重组,经理办主任余姐居然下岗了。余姐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她善于察言观色,更长于溜须拍马,曾经是老总面前的大红人。余姐从18岁职高毕业就到公司工作,至今已经有16年的工龄。16年来,余姐在营业现场卖过鞋子、女装、男装,一步步升到部门主管的位置。正当她朝着部门经理的位置努力时,上面把她调到了经理办。这是后勤部门,虽然收入不如一线,但工作时间朝九晚五,工作量小,余姐已经结婚生子,要分出更多的精力照顾家庭,对于公司这样的安排,她安之若素。公司这几年改革的步伐加大,余姐不是没有感觉到工作越来越吃力,但她总觉得自己是公司的元老,不管怎么改革,自己照样能捞个一官半职。公司上市重组的消息来得突然,董事会大刀阔斧地调整领导班子,让公司上下措手不及。余姐眼睁睁看着决策层大换血,第一次感到岌岌可危。当然了,高层也并没有把中层和基层干部一下都换掉,而是开设了外语和电脑培训班,利用晚上的时间,聘请外面的讲师给公司员工讲课。余姐是职高学历,读书时接触到的都是聋哑英语,这会儿,赶鸭子上架似的让她开口说英语,她怎么也说不出口,听力更是差强人意。电脑这东西,余姐也没接触过,去上了几堂课,始终是懵懵懂懂,她发现自己真的不是那块材料,最后索性不再去上课。当别的同事积极参加培训班、进修充电的时候,余姐却回家伺候老公孩子去了。三个月后,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余姐被筛了下来。人力资源部安排她要么去营业现场卖货,要么去存车处工作。都30好几的人了,再去站柜台吃那份苦,余姐摇头,去存车处看自行车,这前后落差也太大了,多丢人呀!余姐先后找到董事长、总经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自己的委屈:我这十多年了,把自己都卖给公司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不公平……董事长和颜悦色地劝她服从公司的安排,以四两拨千斤的言语力度暗示:这是对她最大的照顾。总经理说话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他说,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你从学校出来就到公司工作,公司少给过你一分钱工资吗?少算过你一份节日福利吗?你为公司工作,公司付你薪水,很公平。一番话说得余姐哑口无言,垂头丧气地退了出来。找谁都不顶用了,余姐一气之下向上司请长期病假,这是公司“元老”一贯的做法。谁料这个计策现在不好使了,人力资源部那个年轻的总监一板一眼地对着余姐说:“三个月不到岗,视为自动离职。”
这样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故事中的余姐是自己放弃了自己,本着自己在公司呆久的老员工,不去根上步伐,不去适应时代,这样的人迟早是会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