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遭受损失的悲观失望到各种政策性保险的保障全覆盖,从最初的一年保费收入不到100万元发展到2018年的近三亿元,保险作为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在我县近40年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百姓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式保障。
原中国人保公司临朐支公司总经理西光军1985年从一名教师调到保险公司工作,他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群众生活困难,开展的保险业务主要是机动车险和利用银行杠杆推动的企业财产险,一年保费收入不到100万,面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带来的灾难时,大多束手无策,悲观失望。
原中国财险公司临朐支公司总经理西光军:自愿加入的还非常少,因为那时候咱整个临朐经济条件也比较差,更重要的人们的保险意识还不强。
八十年代末,受当时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小麦火灾险、烟草苹果保险应运而生,随着自行车进入千家万户,自行车盗抢险出现,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低度保障,为增强人们的保险意识,西光军和同事们总能利用典型案例去推广,上门签订手写合同,渐渐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产的需要,党委政府也加大了保险事业的投入,利用全额或者让人民群众拿少部分的方式购买保险。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险、养老险和生猪、奶牛、小麦、玉米、棉花等各种政策性农业保险相继出世,人身保险、财产险、出行险等各种商业性保险开始保障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保险的认识也越来越高,险种越来越多,保险市场的活力逐渐显现。
原中国财险公司临朐支公司总经理西光军:现在发展到涉及到老百姓,涉及到企业,涉及到人民所需求的险种二三十个险种,所以说我们的保费由原来的一年不足一百万,截止到2018年,我们临朐光人保财产公司,今年就收到了9500万。
保险范围和覆盖人群进一步扩大,让一些遭受损失的人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在2018年的温比亚台风中,柳山镇侯家河村侯文松家的四间房子被水淹遭受严重受损,损失十多万元,这让侯文松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没想到受灾没多久,中国人保财险公司临朐支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侯文松家中进行了现场勘查,很快便送来了当时投保30元的综治险保险金,加上民政部门救助的三万元,一下解决了他翻盖房子的资金难题,让侯文松一家感到了生活的希望。
侯文松:保险公司给打过来2万块钱,我心里很高兴,盖着屋也更有信心了,给我帮了这么大的忙。
跟侯文松一样,保险已经覆盖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跟百姓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西光军说有了多层次立体式保障,百姓才更加安居乐业。
原中国财险公司临朐支公司总经理西光军:保费增加至接近三个亿,来源于人民群众,这是临朐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