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过快上涨伤害经济,怎么没感觉到?
作者:sousuojia.cn 来源:linqujob 日期:2017-09-12 浏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曾表示,“作为中国居民收入主要渠道的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从数据看,目前公众的工资水平暂时还不具备拖累企业、“伤害经济”的能力。

工资过快上涨伤害经济,怎么没感觉到?

话题

“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这是社科院副院长蔡昉的最新说法。蔡昉指出,工资上涨现象是好事,它能改善收入分配,但是过快的上涨也意味着有过多的企业会变得困难。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工资无限制上涨。蔡昉的这一说法,立即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反弹,人们常说,“水涨船高”,“水”还没涨起来,就来说“船高”的论题,逻辑欠妥,显然是个伪命题,但是这个伪命题所引发的对工资的吐槽,恐怕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

工资过快上涨是个伪命题

点评

蔡昉教授的说辞,从民意的角度听起来,似乎有点欠抽,也不那么讨喜,但其实不过是句大白话:这就像我们平时说的,肉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运动过量对健康有害一样——过犹不及,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说“工资过快上涨”是个伪命题,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一、在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不存在工资过快增长的担心。因为劳资博弈有制度规制,就像去菜市场买菜一样,只要市场供给是有序充分的,涨涨跌跌都是正常的事。二、就国内的薪资现状来看,劳动者的议价能力恐怕还没有嚣张到僭越资方主导地位的程度。硬说当下国内工人工资增长过快,似乎有点不合乎现实。三、这些年,工资是在增长,但增长还得考虑几个背景,比如经济增长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历史欠账。这几年工资稍微跟得上节奏一点,不过是中国宏观经济向好的普惠之意。如果算上飞涨的房价等生存成本,工资增长的利好,恐怕就要灰飞烟灭了。

因此,没吃到肉的时候,还是少谈点“肉吃过多之害”的理论吧——尽管它是正确的友情提醒,但毕竟悖逆了饥肠辘辘民众的情感逻辑。在收入分配改革仍在深水区静待破局之际,此类伪命题,还是少拿出来做形而上的争执为好。

伤害经济论应说给谁人听?

从理论上讲,“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有一定道理。不过,放到现实语境中,我国的工资上涨显然远远没有快到伤害经济的地步。从横向看,2012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对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月收入做了统计,中国内地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从纵向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4年春季报告)》指出,中国全部雇员到2012年平均工资增长比1985年增长了25.85倍。而同一时期人均GDP则增加了31.1倍。

当然,应该看到,近年来国民收入增长“冷热不均”,一些高收入部门和行业薪酬继续高歌猛进,进一步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而一些企业人工成本的上升快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的确给企业发展带来压力。从前瞻性的角度考虑,专家学者有必要就工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发出提醒。只是,工资涨得快与慢,公众既没有权力决定,也没有能力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的真正听众不应是公众,而是另有其人。比如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其加快转型升级。比如垄断行业,降低国企高管薪酬,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再比如政府决策部门,应成为公共福利的供给者,包括建立企业用工补贴,减免部分税费,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

吐槽派 站着说话不腰疼

@里森:工资不要快上涨,先把官员和那些所谓学者“砖家”的工资削减一半有利于社会安宁。

@我来说两句:先把你的工资降下来再说吧,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旧事惘然:慢点涨也行啊,关键是根本不涨。

@静思:工资上涨我为什么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为什么?

@嗨,小天:你伤害我们心灵了。

@守夜人:工资一涨就是十几块,涨太快了?有点受不了。

分析派 物价通胀收入紧缩

@醉美人:现在实际是通缩了,物价通胀,收入紧缩。

@疯人愿:我的工资和十年前一样,物价特别是房价不知涨了多少倍(我们本地至少涨了八倍),再不涨工资,怎么生活啊?

@举报:其实工资不需要上涨过快。你把房价打三折。医疗教育免费。食品安全到位。社会福利像北欧国家看齐。一个月就开三千。我也认了。

冷静派 可能遭遇标题党了

@开小凉:按经济学原理,工资过快上涨,会拉高人工成本,对企业会裁员,会引起失业率升高,进而影响经济,不过用这个标题,明显是找骂呢?

@SS:我们不是涨得快,是太低,去掉各类保险,到手一半,讽刺的是我打工的时候都经历过三倍工资,在事业单位连加班费都没拿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