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义工走访临朐76名贫困学子 送上爱心助学款
作者:linqujobcom 日期:2015-09-14 浏览

潍坊新闻网9月14日讯 义工走访临朐76名贫困学子,为他们送上了共计近4万元的爱心助学款。

  由市文明办、潍坊晚报和潍坊爱心义工共同打造的“风筝之爱 2015暑期爱心助学圆梦大型公益活动”还在继续。9月13日,记者跟潍坊爱心义工来到临朐县,为寒门学子送上助学款。当天,潍坊爱心义工共走访了76名贫困学子,为他们送上了共计近4万元的爱心助学款,钱虽然不多,却暖了这些寒门学子的心。

  高倩倩(12岁) 满墙奖状从不服输

  9月13日上午,记者跟随爱心义工来到临朐县五井镇下五井西村高倩倩的家里,看到记者一行人进门,正在屋里学习的高倩倩连忙从屋里跑了出来,礼貌地把大家领进屋。高倩倩的爸爸高永斗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但看到大家进门,也从屋里迎了出来,显得非常高兴。

  来到屋里,最吸引人的是墙面上贴满的高倩倩从小到大的奖状,女儿学习成绩特别好,这让高永斗特别自豪。高永斗说,女儿年年都被评为镇优秀学生,而且经常获奖状和喜报,还是班里的优秀班干部,他从小就患病,孩子的母亲腿脚也有些不灵便,他们家可以说是村里比较贫困的家庭了,但他的一对儿女学习成绩都非常不错,这让他看到了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

  高永斗家里只有半亩地,他们夫妻俩身体都不好,只能把地租出去,平时他去村里的一家玻璃厂打打零工,月收入1000元左右,养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但女儿从来没有跟他抱怨过一句。

  当天上午,潍坊爱心义工给已经上初中的高倩倩带来了500元爱心助学款。接过钱的时候,高倩倩的眼睛红红的。她对记者说,虽然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差,但她从来都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她刻苦学习,就是为了证明哪怕家里穷,自己一样能有出息。爱心义工不间断的帮助给了她信心和勇气,假如将来有机会,她希望自己也能做这种爱的传播者。

王金涛(12岁) 熟练地帮妈妈打工

  当天上午,记者跟随爱心义工又来到五井西村,12岁的王金涛正坐在凳子上帮妈妈孙世梅包山楂片。患有心脏病的孙世梅干不了重活,就在村里的一家私人工厂里找了一份包山楂片的活干。先把几片山楂片摞好,然后用包装纸包起来,还要在包装纸上贴好商标,最后把包装好的山楂片用一个大的包装袋给包装起来,王金涛双手翻飞,这一系列流程都非常熟练。

  孙世梅说,别看着流程非常繁琐,其实完整地包装完这一摞山楂片,只挣一分钱,一包山楂片也挣不到一元钱。孙世梅说,她平常都是早上5时起床开始包,一般都包到晚上9时许,一天也就能挣30元钱左右。尽管日子清苦,但让孙世梅欣慰的是,儿子王金涛非常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特别好,这让她觉得再苦再累都值。记者看到,在他们家的墙壁上,贴满了王金涛获得的奖状和喜报,让孙世梅乐得合不拢嘴。

  当天上午,潍坊爱心义工给已经上初一的王金涛送来了500元由爱心人士捐赠的助学款,还给王金涛带来了他在小风筝夏令营期间的一些照片。王金涛接过照片跟妈妈一张张地看着,他说,从小到大,自己连临朐县城都没去过,参加小风筝夏令营是他第一次到城市里去生活,那简直是一段梦幻般的日子,直到如今,他依旧会梦到小风筝夏令营的伙伴。

  王金涛刚刚记事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车祸去世,提到去世的父亲,王金涛眼眶发红,抽泣了起来,过了很长时间才平复。他说,爸爸不在了,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他一直在努力学习,盼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带妈妈过好日子。

  孙现忠(14岁) 裤子短到脚踝以上

  一边是患有严重哮喘病的奶奶,一边是患有静脉栓塞的爷爷,临朐县柳山镇孙家庄村的孙现忠虽然只有14岁,但看起来已经有些老成。记者一行到他家时,他正在自己昏暗的卧室里看书、写作业,“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奖状挂在有些发黑的墙面上,这是他对爷爷奶奶最好的回报。

  记者随同爱心义工来到孙现忠家中时,今年已经读初二的孙现忠正在写作业,腿上的一条黑色运动裤明显短了很多,只到他脚踝以上的位置。门外,孙现忠66岁的奶奶和67岁的爷爷已经满头白发,看起来要苍老很多。孙现忠的奶奶患有哮喘,虽然坐在马扎上,依旧发出沉闷的呼吸声,而爷爷孙明先的腿部则缠着厚厚的袜子,这是专门应付他的静脉栓塞的,一旦脱下这袜子,他的腿便会肿得特别粗,而且疼痛难忍。

  孙现忠的爸爸在他3岁时突然去世,留下了身患重病没有劳动能力的两位老人和年幼的孙现忠。孙明先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也多亏了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给孙子送衣服、买文具、送助学款,他和老伴不能给予孙子的,社会上的好心人在力所能及地帮他们实现。

  懂事的孙现忠今年上初二,是班里的班长,学习成绩更是名列前茅,每年总能给两位老人捧回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的奖状,这让两位老人非常欣慰。只是对于以后,两位老人有些担心,他们俩身体不好,孙子还要读高中甚至大学,他们不知道还能陪伴孙子多久,更不知道有没有能力供孙子读书,看到孙子那么用功,他们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希望孙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田玉杰(10岁)、田保泊(7岁) 舍不得买新衣服穿

  “我喜欢这件,你的这件好看……”13日上午,对临朐县柳山镇冢子河村的田玉杰和田保泊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上午10时许,爱心义工除了给他们带去助学款、本子、课外书外,还给他们俩每个人都带去了满满一包衣服,姐弟俩接过衣服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看,开始挑选着各自喜欢的衣服。

  田玉杰和田保泊的妈妈有智力障碍,两年前走失至今没有任何消息,而他们最依赖的爸爸今年3月份因车祸去世,留下了孤零零的姐弟俩。身患残疾的二伯田仲冒只能接过照顾姐弟俩的重担,三个人生活在简陋的只有一间卧室的老房子中,没有任何家具,也舍不得买衣服。10岁的田玉杰虽然到了爱美的年纪,却很少能买一件好看的衣服,看到义工这次来给她带的漂亮的红裙子,这个小姑娘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把裙子抱在怀里看了又看,爱不释手。

  记者了解到,田玉杰的爸爸生前养猪,出车祸后,圈里的猪卖了交了医药费,而养猪欠下的饲料费等各种费用愁坏了这爷仨。“他们已经来催了好几次债了,只要一有钱就要先还债。”田仲冒说,两个孩子知道家里的情况,也格外乖巧,从来不会主动开口要买东西。

  不过让田仲冒欣慰的是,现在两个孩子学习都越来越好了。“他爸爸刚去世那会儿,两个孩子根本不学习,现在同村的同学没事就过来给他们辅导。”田仲冒笑着说,再难他也要咬牙供这两个无辜的孩子上学。

  王金凤(12岁) 乐观开朗是开心果

  9月13日上午,记者跟爱心义工来到五井镇石峪村,今年12岁的王金凤早早地就跑到村口等着。王金凤的家住在村里的最深处,她带着记者一行人往家里走的时候,她的奶奶孙建美也迎了上来。老人今年已经70岁了,但身体还算硬朗。

  孙建美说,她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了,如今家里就剩下了她和儿子、孙女三个人。她的儿子王德坤生下来就是个聋哑人,既听不见声音也说不出话来。儿媳妇在生下王金凤没几天就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来到家里,王德坤笑着迎了上来。但由于身有残疾,他只能在家里以种地为生。孙建美说,尽管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贫,但孙女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性格非常乐观开朗,是家里的开心果,而且孙女学习成绩非常好,这是让她最欣慰的地方。

  当天,潍坊爱心义工给正在上小学六年级的王金凤带来了300元爱心助学款,孙建美感激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她说,幸好有这么多好心人关注着他们,否则孙女性格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好,她盼着孙女能永远像现在这么无忧无虑,早日长大成人。

侯兰磊(12岁) 一个人包揽家务活

  在临朐县柳山镇侯家河村偏僻的角落里,几根木棍撑着一堵倾斜的墙面,村里人都知道这是侯兰磊的家。房子已经要倒了,没有钱翻修房子,侯兰磊的家人便用几根木棍撑着墙面。

  记者来到侯兰磊家破败不堪的院子时,只有12岁的侯兰磊正在洗一家人的衣服,知道侯兰磊的家庭情况,好心人给他们送来了衣柜、床和洗衣机,并教侯兰磊学会使用洗衣机。当天是周日,侯兰磊正在把洗衣机已经甩干的衣服一件件搭在比他高不少的晾衣杆上。侯兰磊面容清瘦,个子也不高,性格内向。

  侯兰磊的爸爸侯文平出现在了院子里,由于曾患脑血栓,今年58岁的侯文平身体偏瘫,右胳膊蜷缩着不能动,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侯兰磊的妈妈患有精神病,她头发凌乱,在床上自娱自乐,偶尔也瞧一眼家里的来客。

  接过爱心义工递过来的助学款,侯文平激动地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眼角泪花闪烁,他和妻子的身体状况连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赚取。知道侯兰磊的情况,学校已经为侯兰磊减免了学费,在生活方面则主要靠亲朋好友的帮忙。

  侯兰磊的大姨告诉记者,侯兰磊是个好孩子,放学回家,家务活一个人干,学习成绩还特别好,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学习标兵。

  许智嘉(9岁) 最爱读书成绩优异

  今年9岁的许智嘉家住临朐县五井镇下五井西村,当天上午记者跟潍坊爱心义工来到她家里的时候,上小学三年级的她正坐在客厅里的一张小方桌上写作业,看到大家进门,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迎了出来。记者看到,许智嘉的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但收拾得非常干净。

  尽管年纪还小,但许智嘉非常懂事,主动给义工们搬了凳子让大家坐下,自己则乖巧地站到一旁。许智嘉的妈妈尹国芳说,她的两只眼睛有一只是假眼,另外一只视力非常弱,几乎看不清东西。平时干不了什么重活,只能在家里收拾家务。许智嘉平时特别勤劳,放学一回到家就立刻去做作业,写完作业后就不停地帮着她干家务。孩子的父亲患有糖尿病,身体状况同样非常差,平时就靠在外面打打零工赚点钱。

  尹国芳说,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智嘉平时几乎都不用她管,自己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而且还会做饭洗衣服,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年年都被评为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让她觉得特别骄傲。

  当天,潍坊爱心义工给许智嘉带来了300元爱心助学款和一些优秀课外书籍。看到义工送来的课外书,许智嘉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看了起来。她对记者说,她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但由于家里比较贫困,她很少让爸爸妈妈给自己买书,义工们给她送来的这些书籍是她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孙成佳(14岁) 加工过门钱挣学费

  9月13日,记者赶到临朐县柳山镇孙家庄村孙成佳的家中时,今年14岁的孙成佳正在门口帮奶奶一起加工红彤彤的过门钱,在屋子东南角上,堆满了还未加工的过门钱。孙成佳年纪小,动作快,而一边72岁的奶奶张秀玲则戴着老花镜吃力地赶工着,孙成佳在家,张秀玲加工过门钱的速度是平时的三倍。另一侧,孙成佳82岁的爷爷眼睛花,耳朵聋,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地走。

  对于爸爸,孙成佳没有任何印象,张秀玲说,在孙成佳还没出生时儿子就去世了,儿媳妇在生下孩子不久后便离开了这个家,留下了当时仅有4个月大的孙成佳和这对老人。“孙女从小是吃她四姑的奶水长大的,要不然我们老两口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孙女。”张秀玲说,她和老伴年纪都大了,已经种不了地,便把地给村里其他人种着,村民收粮食的时候就给他们送一些,其余的开支则靠家里的一头老母猪,下崽的时候能卖点钱。

  知道孙女将来用钱的地方还多,已经72岁的张秀玲又找了加工过门钱的零工,在家里加工一天能挣十二元钱左右。“挣得不多,但是能挣一分是一分吧。”张秀玲笑着说,她只希望孙女能够好好学习,健健康康长大就行。

  今年14岁的孙成佳穿着一身崭新的粉色运动装,张秀玲说,这是资助她的好心人送的。没有让爷爷奶奶和好心人失望,懂事乖巧的孙成佳学习成绩很优秀,家里的奖状贴满了墙。记者 赵春晖 李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