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跳槽不招企业喜爱
作者:linqujobcom 日期:2015-04-30 浏览

 从11月15日起,燕赵晚报举办的“极速求职季 谁快谁有礼”活动选手们进入了的求职阶段。截止到昨日,15位入围选手中,有6位求职者接到了应聘单位的面试通知并已经进行了面试,他们分别是邢博、董晶晶、张亚峰、闫超、梁云龙和郑亚峰。其中有2位求职者在前3天即找到工作并迅速入职,其他几位选手则正在等待通知或者已开始寻找机会。

  海归找到了理想工作

  记者了解到,最快得到聘书的应聘者是海归邢博。11月16日,就在他投递简历后的第二天,邢博便接到了某英语培训学校VIP中心学习管理师的录用通知书。今年从乌克兰回来后,邢博一直想在石家庄找份与外贸相关的工作。“我学的就是国际贸易,觉得应该找份对口专业。”

  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邢博选择了网上求职。不过在网上搜寻了一阵后,邢博却发现招聘企业中,与专业对口的外贸公司似乎不多。加上他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找到合适工作的难度加大了。就在邢博有些迷茫时,他无意间发现了搜才网的职位推荐功能。在搜才网的推荐下,邢博找到了一些与自己契合的职位。经过一番筛选后,邢博最终选择了英语培训学校的学习管理师这一职位,并按照搜才网专家的指导修改了简历。在他看来,自己在留学时有过做语言类家教的经历,对教育行业并不陌生,“我觉得自己应聘这个岗位时优势比较大”。

  邢博讲述完自己的求职之路了,那么,这所英语培训学校又是为何选择这个24岁的小伙子呢?面对这个问题,该校招聘主管高女士说,之所以选择邢博是因为他很切合此岗位的要求,有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再者邢博有着国外的生存背景,有着刻苦奋斗的精神,可以给学员一定的指引。还有就是他无论是在求职简历中,还是在面试过程中,对自己的定位都比较准确,丝毫没有表现出好高骛远的心态。

  从交谈中不难看出,高女士对邢博很是欣赏。不过作为刚刚毕业一年的海归来说,邢博也有着自己的不足之处。“他虽然语言过关,却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而且近些年远离国内的生存环境,可能会对他的具体工作产生一些影响。”高女士说,面对邢博的不足,学校会尽快帮助他熟悉环境,让他尽快融入到整个团队中来。

  频繁跳槽者不受欢迎

  除了邢博外,另外一个入围的求职者董晶晶也接到了某房产公司金融客户经理的录用通知。

  原本以为自己有四年工作经验,各方面应该还算不错。直到听完职业培训师讲解的培训课程后,董晶晶才发现自己原来还是有差距的。经过一番研究后,她完善了自己的简历。先是把求职意向定位在了销售类岗位,接着又将相关行业和职位的工作经验进行了完善。在不断充实之后,11月16日同样是投递简历的第二天,董晶晶也接到了房产公司的面试通知。“其实我并没有直接投递这家公司,但我修改求职意向后,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直接打电话联系了我。我觉得从行业来看,该房产公司薪金待遇比较高,而且提供的销售类岗位也是自己想要的。”在董晶晶看来,自己真的很幸运这么快就遇到了适合的工作。她觉得自己成功的秘诀应该是定位准确,没有将所需职位的网撒得太大,而且4年的工作经验也是自己成功要素之一。

  对于董晶晶的录取,该房地产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槐女士表示,“我们主要是看中了她的求职意向和工作经历,董晶晶求职意向很明确,就是要做销售类的职位,而且也有过在贷款公司的工作经验。”槐女士分析说,这名求职者对于行业以及工作的一些流程较为熟悉,而且对于这个职位来讲,需要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董晶晶的口才很好正好符合这项要求。

  针对房地产这个行业,槐女士说,他们比较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但最不喜欢那些频繁跳槽,无职业规划的求职者。

  求职善于利用网上工具

  “如今大学生云集网络,从网络求职中也最容易看出大学生求职的问题。”搜才网相关负责人说,从目前人才网站上的供求比可以发现,商业零售类为最高,其次为技工类和销售类。说明上半年竞争最不激烈的岗位,或者说是稀缺的岗位为这三类。而供求比最低的职位是财务类、咨询、顾问类以及行政后勤类,由此看出这三类岗位求职人数最多,竞争也最为激烈。

  “和现场招聘一样,网上招聘看似火热,但是供求矛盾依然明显,因此,很多大学生虽然广撒网,却依然不能捕鱼。”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他们网站上收到的简历量来看,房产行业、教育行业以及通信行业排在前3位,而加工制作行业虽然岗位总数排在第二位,但是其简历供应量却排到了第11位。说明这一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求职者对此却并不“感冒”。从供求比(职位数/简历数)来看,批发零售行业最高,其次为加工制作、房产开发、理疗卫生……说明这几个行业的职位供应量非常充足,求职者可选择余地大,易于从中觅得一席之地。而相对来说,金融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快消品等行业则竞争比较激烈,职位总量相对较少。

  职业指导师孙佳兴认为,在网上求职,最快的周期也在3天左右。目前这两位这么快找到工作,已算是极限了。一般而言,如果一家公司急聘一个职位,至少有一天时间HR会用来筛选简历,一天时间面试,最快在第三天办理入职手续。这两位选手为什么能这么快找到工作,孙佳兴认为,从外因上讲,首先他们使用了搜才网的求职工具,比如“职位推荐”、“我的招聘会”等,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求职意向较为明确,对自己的定位很准。一个连自己都表达不清楚的人,是很难有企业会给你机会的。